莫高窟介绍(莫高窟的简介与历史)

莫高窟的介绍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33米。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干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旅游详细攻略

莫高窟旅游最详攻略:

【1】游览前预习:观看敦煌研究院《云游莫高窟》的短视频或者看《敦煌》的记录片。

【2】通过莫高窟参观预约网购买门票,A类门票至少提前半个月购买,限流。去看莫高窟要先到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取票跟观看电影,再乘坐景区的大巴去洞窟。数字展示中心边上就是《又见敦煌》表演场地。

【3】窟分为四种洞窟:开放洞窟、调节洞窟、特窟、不开放洞窟。除了藏金洞,基本都是调节洞窟,讲解员会根据当天情况选择洞窟参观。所以最好早上去,当洞里的二氧化氮含量过高,洞窟就关闭了。

【4】8个窟加两场电影(千年莫高跟梦幻佛宫)推荐几个:

340洞窟:桃型瓣莲花纹藻井

257洞窟:九色鹿王本生、沙弥守戒自杀品全。

16,17洞窟:著名的藏金洞,,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经过其他国家的盗窃掠夺,仅剩下少部分留存于国内。

96号洞窟:九层楼,俗称大佛殿,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据说按武则天的形态建的。

【5】门票类型:

1、A类、D类:适合初次参观莫高窟的人群;

2、B类、E类:适合行程较紧、只参观洞窟的人群;

3、C类、F类:适合只观影,不参观洞窟的人群。

【6】注意:

1、可以退票,根据实际收取手续费。

2、不要触摸壁画和塑像、洞窟里不可以拍照录像。

3、A类参观完还想继续看窟的可以不出景区跟着其他队伍继续参观。

4、每个洞窟门口都有一个门牌,上面有二维码可以扫描看文字版讲解。

5、记得买由敦煌研究院出版的敦煌画册,其他地方买不到的。

6、A类票不用提前到,B类票要提前半个小时到。

【7】重点:

参观完莫高窟后去与莫高窟隔河相望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里面有八个复制洞窟。275,249,285,419,276,217,3,25窟。又可以多参观几个窟。

最后参观九层楼的时候,B类的导游是在门口先进行讲解,让游客自行进窟参观的。想要听到更多壁画故事,还是选择A类票。

莫高窟名词解释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130窟详细介绍

莫高窟第130窟外景

莫高窟第130窟开凿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前后费时约二三十年。窟内塑像为倚坐弥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仅次于第9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因为这尊大佛位于“北大像”之南,因此早在唐代文献中已将其称为“南大像”。

第130窟弥勒佛像

从洞窟形制看,第130窟属于大佛窟,覆斗形顶,洞窟呈上小下大的方锥形,其中仅塑一尊通顶大佛。整个洞窟高28.2米,底部宽17.26米,顶部宽11.95米,佛像高26米。大佛雄伟的身形倚崖而坐,双腿下垂,两脚着地,左手扶膝,轻柔自然,右手施无畏印,头部微俯,双眼微合下视,略含笑意,神情庄重慈祥。古代匠师在塑造这尊大佛时,有意放大了头部的体量,佛像通高26米,仅佛头就高达7米,这显然超出了人体的正常比例。由于解决了礼佛者仰视大佛所造成的头小体大的视差,使观者在仰视的情况下,仍然能清晰地看到佛面部的表情。这一颇具匠心的艺术处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艺术匠师的聪明才智。

第130窟弥勒佛像头部

第130窟内残存壁画面积1558平方米,窟顶为北宋时期的浮塑团龙华盖藻井,用以衬托佛像的庄严神圣。西披绘佛光火焰,东、南、北披团花图案。南、北壁上方现存飞天5身,每身长达2米左右,是莫高窟体形最大的飞天。这5身飞天面容秀丽,身材修长,横体平飞,身姿舒展,背上云带飞卷,胸下流云飘旋,好似在沿着藻井绕窟飞舞,动态优美而有气势。

南、北壁飞天下方中部各画一身高达15米的胁侍菩萨,也是莫高窟最大的菩萨尊像。两身菩萨造型相仿,头悬华盖,其相容和肌肤、衣饰虽因年代久远,现已变为黑色,但基本轮廓清晰,头戴宝冠,上身半裸,身饰项链、璎珞、臂钏,一手举胸前,一手抚膝盖,一腿横盘,一腿下垂,呈游戏坐姿坐在莲花宝座上,仪态庄严大方。这两身高大的胁侍菩萨该是弥勒佛的胁侍大妙相菩萨和法华菩萨。两身菩萨像的周围画有很多宋代风格的小菩萨像。

The End

发布于:2024-05-07,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龟甲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